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World History)
(一)学科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世界史专业已和外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世界史硕士点正式获批招生,2008年世界史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并建成了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澳大利亚与亚非国家现代化研究基地和中国—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2011年,世界史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导师队伍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10名,副教授5名,博士11名,其中多人赴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留学进修。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课题4项、省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0多项。现已出版著作余20部(含合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项成果获澳大利亚政府和省部级奖励。
本学科点主要特色为:(1)澳大利亚史研究。在英联邦国家史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以澳大利亚华人移民、中澳关系为核心的研究特色。其中华人移民史的研究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丰富成果。(2)中亚史和南非史研究。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中亚史研究和以殖民主义史为主线的南非史研究,在其民族、宗教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3)欧美国家社会与思想文化史研究。重点研究英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传统、社会政治变迁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成果显著。(4)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侧重进行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相互关系的研究,初具特色。(5)巴基斯坦史研究。以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和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视角新颖。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力求能够从事高等学校、中等学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可以成为从事涉外工作、民族宗教工作、企事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二)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世界史尤其是国际关系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具备分析和利用世界历史文献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使用外文进行科研写作的能力,能进行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英联邦史研究
研究方向之一:亚非史研究
研究方向之一:欧美史研究
研究方向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
研究方向之一:巴基斯坦史研究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优秀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学年。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期限,须由硕士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处批准后,最多可延长一学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一) 课程设置
1. 本专业课程分:A.公共学位课、B.学位基础课、C.学位专业课与、D.非学位课四类,总计35学分。
A.公共学位课 (7-9学分)
第一外国语(非英语专业,6学分;英语专业和小语种,4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和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任选其一。
B.学位基础课
原则上按一级学科开设(不少于3门),共4门,6-10学分
C.学位专业课
按方向开设 (每个方向不少于2门),共11门,4-6学分,本方向必选。
D.非学位课(不少于2门),4-6学分。专业选修课每方向2门,共10门,本方向必选,其他方向任选。
2.公共选修课研究生必须选修;专业选修课按研究方向、科研攻关和发挥特长需要开设,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在完成本方向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扩大知识面,跨学科选修一些课程。
(二) 学分要求
1.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含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等必修环节),但不宜超过35学分。以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本方向本科的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按1学分计,但不计入规定的总学分之内。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1。
2.课程学分等于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一般每学期应开满18周。学位课程一般定为2-4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一般定为2-3个学分。
3.考核方式,学位课程一般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必须要达到70分方视为合格,其他课程达到60分视为合格。学位课程有一门为不合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不得进入论文阶段。
(三)课程安排
1.硕士生的课程原则上在一年半内完成,至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
2.硕士生政治课与外语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3.硕士生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六)培养模式
1、注重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健康、自由、民主、生动活泼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
2、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特点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鼓励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
3、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导师组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指导督促自己负责的研究生制定培养规划,并根据培养规划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和学位论文写作。导师(组)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一般于新生入学2个月内,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4、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一年级以教师讲授为主;二年级逐步从教师讲授与学生报告结合过渡到以学生独立报告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开始撰写学年论文;三年级,围绕毕业论文选题以专题讨论为主,报告学科前沿进展动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5、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注重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
6、入学前未参加过实际工作的研究生须参加社会实践。本专业的实践活动主要为教学实践,即承担助教工作(辅导答疑、指导毕业论文和教育实习等)或本科相关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的教学任务,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16-20学时,计2学分。凡入学前已从事过教学工作的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核准,可以免除教学实践,但总学分不得减免。
7、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七)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选题及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选题及开题报告按照《徐州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开题报告通过者可继续进行论文阶段工作。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须加入中期考核阶段,入学一年半后要从德、智、体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学习、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按照《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进行。中期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研究生,可以进入论文阶段,继续攻读学位。中期考核不合格,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经批准可终止其学习,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八)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开题报告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工作基础上,撰写1-2篇学术论文,争取在网络学刊或公开刊物上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上的前沿性和重大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九)必读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世界史学科(0603)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 名 称 |
1 | 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
2 | 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
3 |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4 | 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
5 | 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
6 |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3年。 |
7 |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
8 | 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9 |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10 |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 |
11 |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
12 |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
13 |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
14 | 菲利普·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 |
15 |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16 | 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
17 |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至3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 |
18 | 戈登·格林伍德:《澳大利亚政治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 |
19 | 张天:《澳洲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
20 | Neville Meaney, Australia and The World,A Documentary History From the 1870s to the 1970s, Longman Cheshire Pty.Ltd.1985. |
21 | 王觉非:《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
22 | 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
23 | Dorothy Marshall ,Industrial England 1776—1851,Routledge &Kegan Paul,1982年 |
24 | 维·维·巴尔托里德、伯希和:《中亚简史》(外一种),耿世民译,中华书局,2005年。 |
25 | 《中亚文明史》(1-5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010年。 |
26 | Denis Sino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27 |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徐家玲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
28 | 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 |
29 |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 |
30 | 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31 | Alan Brinkley, The Unfinished Nation: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McGraw- Hill Companies. |
32 | 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
33 |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ols. 1-8. |
34 | 邹统钎:《遗产旅游发展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
35 | 周毅主编:《旅游文化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36 |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
37 | 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38 | 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 |
39 | 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 |
40 | 西亚非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 |
41 | 欧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 |
42 | 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
43 | 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44 | 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
45 | 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
46 | 世界民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
47 | 南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
48 | 当代亚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
49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国华侨历史研究所 |
50 | 旅游学刊,北京联合大学 |
51 | 文化遗产,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十)学术交流
(一)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以上(含10次)校内外学术交流,达不到10次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学术活动计2学分。
(二)学术交流可以是校内各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4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交流,校内(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根据学术会议的天数折算,原则上一天为2次学术交流。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研究方向:A、英联邦史 B、亚非史 C、欧美史 D、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
E、巴基斯坦史
类 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单位 | 课程门数与学分要求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学位课 | 999 | 第一外国语 | 108 | 6 | 1、2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6学分 | |||
99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999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方法论 | 18 | 1 | 2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学分 | |||||
999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学位基础课 | S02-03-01 | 世界历史文献选读 | 36 | 2 | 1 | 考试 | 历史学院 | ≥3门课 ≥6学分 | ||||
S02-03-02 | 社会科学研究概论 | 36 | 2 | 1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03 | 世界文明史专题 | 36 | 3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04 | 国际关系学概论 | 54 | 3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 | | | | | | ||||||
学位专业课 | A | S02-03-05 | 澳大利亚史研究 | 54 | 3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2门课 ≥4学分 | |||
S02-03-06 | 英国史研究 | 54 | 3 | 3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B | S02-03-07 | 中亚史研究 | 54 | 3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08 | 非洲史研究 | 54 | 3 | 3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C | S02-03-09 | 欧洲古典文明史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10 | 欧洲近代经济社会史 | 36 | 2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11 | 美国史研究 | 36 | 2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D | S02-03-12 | 世界文化遗产 | 54 | 3 | 1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S02-03-13 | 旅游文化学 | 54 | 3 | 2 | 考试 | 历史学院 | ||||||
E | S02-03-14 | 巴基斯坦史研究 | 54 | 3 | 1 | 考试 | 巴基斯坦中心 | |||||
S02-03-15 | 南亚史研究 | 54 | 3 | 2 | 考试 | 巴基斯坦中心 | ||||||
非学位课程 | 公共选修课 | | 文献检索 | 18 | 1 | 1 | | | ≥4门课 ≥6学分 期中跨学科课程≥2门课 ≥4学分 | |||
| 计算机基础 | 36 | 2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S02-03-16 | 澳大利亚华人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17 | 英联邦移民政策研究 | 36 | 2 | 4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18 | 民族与宗教研究专题 | 36 | 2 | 3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19 | 东北亚研究 | 36 | 2 | 4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20 | 欧盟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21 | 欧美社会文化研究专题 | 36 | 2 | 4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22 | 旅游学研究方法 | 36 | 2 | 3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23 |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 36 | 2 | 4 | 考查 | 历史学院 | ||||||
S02-03-24 | 南亚国际关系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巴基斯坦中心 | ||||||
S02-03-25 |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史研究 | 36 | 2 | 4 | 考查 | 巴基斯坦中心 | ||||||
| | | | | | | ||||||
科研训练 |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4 | 考查 | 2学分 | ||||||
| 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 | 1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
实践活动 | 教学实践活动 | 1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2学分 | ||||||||
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 | 1 | |||||||||||
| | | | | | | | | | | | |
三、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 类别 | 学时 课内/ 实验(上机) | 学分 |
| 第一外国语 | 公 共 学 位 课 | 108 | 6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方法论 | 18 | 1 |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 世界历史文献选读 | 学 位 基 础 课 | 36 | 2 |
| 社会科学研究概论 | 36 | 2 | |
| 世界文明史专题 | 36 | 3 | |
| 国际关系学概论 | 54 | 3 | |
| 澳大利亚史研究 | 学 位 专 业 课 | 54 | 3 |
| 英国史研究 | 54 | 3 | |
| 中亚史研究 | 54 | 3 | |
| 非洲史研究 | 54 | 3 | |
| 欧洲古典文明史研究 | 36 | 2 | |
| 欧洲近代经济社会史 | 36 | 2 | |
| 美国史研究 | 36 | 2 | |
| 世界文化遗产 | 54 | 3 | |
| 旅游文化学 | 54 | 3 | |
| 巴基斯坦史 | 54 | 3 | |
| 南亚史 | 54 | 3 | |
| 文献检索 | 公共 选修课 | 18 | 1 |
| 计算机基础 | 36 | 2 | |
| 澳大利亚华人研究 | 专 业 选 修 课 | 36 | 2 |
| 英联邦移民政策研究 | 36 | 2 | |
| 民族与宗教研究专题 | 36 | 2 | |
| 东北亚研究 | 36 | 2 | |
| 欧盟研究 | 36 | 2 | |
| 欧美社会文化研究专题 | 36 | 2 | |
| 旅游学研究方法 | 36 | 2 | |
|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 36 | 2 | |
| 南亚国际关系研究 | 36 | 2 | |
|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史研究 | 36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