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8-26  浏览次数: 168

第一届巴西华人移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圣保罗大学召开


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


2018 822-23日,第一届巴西华人移民国际研讨会在圣保罗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巴西圣保罗大学东方语言系主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和巴西等地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国际学术盛会。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议题涉及: 1.全球视野下的华人移民2. 巴西的华人移民: 历史与反思;3. 华人社团,跨国商业网络,文化认同;4. 巴西中文教学,中文媒体;5. 华人融入当地,社会流动,政治参与; 6. 华人移民巴西对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影响;7. 其它有关华人移民的议题等方面,研讨内容涵盖了7个学科领域:历史学、人文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华文教育、华人媒体和比较文学。会议召集人是巴西圣保罗大学东方文学系助理教授束长生博士。

会议组委会包括:

LIU Hong, Professor,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宏教授)

Evelyn Hu-Dehart, Professor, Brown University, USA (布朗大学胡其瑜教授)

GAO Weinong, Professor,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暨南大学高伟浓教授)

QIAN Jiang,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Jinan University (暨南大学特聘教授钱江)

ZHANG Qiusheng, Professor,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China (江苏师范大学张秋生教授)

YOW Cheun Hoe, Associate Professor,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南洋理工大学游俊豪副教授)

QIAO Jianzhen, Associate Professor(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副教授)

PAN Hongli, Professor, Kyoto Bunkyo University (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潘宏立教授)

Richard Hsu,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台北市立大学徐荣崇教授)

Roberval Teixeira e Silva,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acau, China

Rogério Dezem, Prof., Língua Portuguesa, História e Cultura Brasileira, University of Osaka

Ana Paulina Lee (李安娜), Assistant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Eric Vanden Bussche (万德煦), Assistant Professor,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USA

Lorenzo Macagno,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Anthropology, Federal Univ. of Paraná, Brazil

Alvaro Com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t. of Sociology, 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 Brazil

Carlos Freire da Silva, Pos-doctorate, Dept. of Sociology, 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 Brazil

  

822日的会议开幕式由束长生教授主持,圣保罗大学东方文学系主任萨珐菊布兰(Safa Jubran) 致欢迎词,美国布朗大学的胡其瑜教授 (Evelyn Hu-Dehart) 作了关于华人移民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历史回顾”(Historical review on the Chinese emigration to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的主旨演讲。她回顾了自16世纪葡萄牙的全球航海,马尼拉的大帆船与西葡两国的海外殖民过程中,华人移民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进程,考察了华人移民该地区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她指出中国商人与打工仔怎样从侨居变为定居,从漂移变为社区建设者,从而产生了海外移散华人族群 (Chinese diaspora)。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的游俊豪馆长(Yow Cheun Hoe) 评析了中国的 “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Malaysia´s Response)

2天的学术研讨中,共有30多位学者就巴西华人移民史和世界华侨华人移民史作了深入而富于创见的发言,主要有:

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UERJ)的助理教授马莉西亚波托尼 (Marísia Margarida Santiago Buitoni)和圣保罗天主教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韩诺蒙戴尔本(Henoch Gabriel Mandelbaum)宣读的合撰论文,论述了圣保罗市的东方街的地理和历史演变。来自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的博士道格拉斯比萨 (Douglas de Toledo Piza) 介绍了他正在撰写中的博士论文 “从下面,通过市场:在圣保罗大众市场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中国摊主” (From below and through the market: Chinese stallholders practicing citizenship in São Paulo´s popular markets) 。巴拉那州联邦大学人类学副教授劳伦佐马卡诺 (Lorenzo Macagno) 宣讲了他的论文库里提巴市的莫桑比克华人:一个流散的历程”(Mozambican Chinese in Curitiba: Itineraries of Dispersion)。该论文描述了20世纪中叶,一群广东移民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定居,他们与葡萄牙殖民者合作,跻身成为莫桑比克精英社会阶层。他们按照葡萄牙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与行动,被葡萄牙殖民者称作 “好葡萄牙人”(good Portuguese)。在1970年代,莫桑比克革命期间,他们加入了葡萄牙殖民者阵营。莫桑比克革命成功之后,他们最终决定流亡巴西,并在库里提巴定居。在恢复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仍然保持一些好葡萄牙人的习俗,并且积极主动与巴西文化进行了融合。

圣保罗大学束长生教授在研讨中提出,办侨报最成功, 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王之一的《巴西侨报》。王之一出生在上海,1949年撤退到台湾后,移民巴西,在侨居巴西的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帮助之下,于1960329日成立了《巴西侨报》。王夫人亲自打字。直到1985年,王之一因为年老,移民美国洛杉矶,把侨报卖给了广东华侨李海安。李海安在北京新华社的支持之下,扩大了版面,改名为《巴西华侨日报》,每周出版5天,一直运营到1989年。后来又复刊,并且恢复了《巴西侨报》原名。1999101日更名为《南美侨报》。《南美侨报》从2005年开通中文网站(www.nmqb.com.cn)。力求快速、广泛地向读者提供南美洲的政治、社会、科技、文化、旅游等信息。网站还设立了视频,把侨社活动用影像放到网站上,弥补了巴西没有当地华文电视媒体的不足。台湾华侨也不甘落后,《美洲华报》于1983104日正式创刊,由旅居巴西的台湾华侨集资合办,《美洲华报》自创刊迄今已满25年,其间从未中断。现任职发行人为廖安义,社长李桑田,员工10多人。

里约热内卢孔子学院的乔建珍院长就巴西孔子学院的分布与贡献作了精彩的报告。她指出,截至201712月,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多个孔子课堂。在巴西,孔子学院有10所,孔子课堂5个。她还介绍了她所服务的设置在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的孔子学院的主要活动。它是巴西建立的第三个孔院 (第一个是2008年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开设;第二个是2010年在巴西利亚大学开设)。它提供中国语言和文化培训课程,促进文化活动,组织巴西学生到中国进行语言学习与文体交流。它组织了汉语桥比赛和汉语水平考试(HSKHSKKYCTBCT)等。总的来说,孔子学院得到了巴西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好评,帮助巴西培养未来的汉学家。

暨南大学的高伟浓教授的论文题目是荷属加勒比地区华人后裔的传统保留与融入当地:基于阿鲁巴华裔婚姻与姓名的分析。高教授认为,传统华人移民海外后,由于婚姻的变化,家乡的姓名规范被打乱了。他们的后裔姓名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仍然完全保留家乡传统的(只发生于一小部分华裔第二代中);采取祖姓加当地人名字的半唐番形式的(发生在大部分华裔第二代中);从姓氏到名字完全采取当地形式的(以发生在华裔第三代后为多)。华裔姓名的各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华人在居住地血统的水土流失状况以及融入当地的速度和结果。

台北市立大学的徐崇荣教授做了从认知建构谈海外华人的认同形塑-以巴西回台年轻人为例的报告。徐教授认为家庭、华人环境与年龄大小,会影响个人对华人身分认同的程度;不断复述或和旧有记忆产生联结,是增强认同的重要机制;模仿、楷模学习与华人社会的制约,对个人的华人认同产生影响;华人性的建构来自于求同与存异的认同概念;华人性的转变会受到多元文化、混杂、跨国主义、集体记忆等概念的交互作用影响。

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的张秋生教授做了关于澳大利亚华人报纸的历史考察的发言。他认为报纸是华人传媒最重要的载体和华文文化的集中体现。澳洲华人报历尽曲折兴衰,但一直以服务华人移民、沟通澳中交流、传递祖籍国信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其主要目标和发展宗旨。张教授从三大时期考察了澳大利亚华人报刊发展的历史轨迹,即:华文报业的出现与早期发展(1856-1945)、战后华文报业的恢复性发展(1945-2000)和新世纪以来华文报业的快速发展(2001-2015);评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澳洲华人报纸的发展概况,特别是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人报纸的兴衰与繁荣发展的原因与特点,论述了华人主流报纸的创办特色及其在澳洲华人文化和华人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分析展望了澳洲华人报纸未来网络化、全球化和跨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23日的闭幕式上,会议召集人束长生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代表本次会议组委会向胡其瑜教授和参会学者致敬。胡教授致力于拉美华侨史研究几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束长生教授指出,这是巴西第一次召开华人华侨研究国际会议,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各zai国学者在会议期间,交流学术成果,深入探讨巴西华人移民史和世界华侨华人发展史,具有特殊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而且从2018年起,巴西华侨研究国际会议将办成为年会。2019年的研讨会将由里约热内卢孔子学院举办,乔建珍院长为会议召集人。





关闭当前页面
办公电话
1 办公电话 : 0516-83536381
1 传  真 : 0516-83500431
校内业务系统链接
1 财务查询系统
1 设备查询系统
1 档案查询系统
1 图书查询系统
1 校内电话查询
1 教宿网自助服务系统